第35节(2 / 2)

重回六零过日子 重熙 2449 字 17小时前

但是,万万没想到,刘和竟然,沈寒露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说表白吧,刘和这也不算是表白,但说着不是表白吧,这明明就是表白啊。

她暴躁的揉了揉头发,一时之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是默认自己在同刘和处对象么?还是假装无事发生?

可是已经这样了,怎么再假装无事发生啊?

她根本做不到这么心大啊。

沈寒露忍不住在嘴里念叨:“这个刘和真不是什么好人,说起来他不会是在耍我吧?不会不会,他不是这种人。那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他是喜欢我的吧?”

越想沈寒露越是怀疑:“他是喜欢我的吧,这个大前提我应该没有搞错吧。难得这一切其实是我日有所思的幻觉。”

拿起手里的压岁钱:“不不不,这不是幻觉,这是实实在在的钱。而且这还不是一笔小钱啊。我也没帮过他什么,而且我之前帮他的,他也都还清了,那顿排骨的味道我还记着呢。所以这钱就是‘定情信物’?还是说我打了刘玉娟,他心里觉得痛快,所以给的谢礼啊?”

沈寒露一个人在屋子里嘀嘀咕咕:“肯定不是谢礼,我不能太发散思维了。那不是谢礼,这就是定情信物,但不对啊,他明确说了这是压岁钱啊。”

沈寒露感觉她自己要被自己搞疯了:“好吧,好吧,压岁钱就是压岁钱。那他说的那些话又是什么意思呢?他刚才还笑得那么好听,笑得那么好看,还有就当是只有我一个妹妹。这话也越想越不对啊,什么就当是。这怎么能就当是呢。为什么刘和就不能痛痛快快,明明白白的把事情给说清楚啊。”

沈寒露越想越纠结,一会儿觉得她同刘和是两情相悦,一会儿又觉得她是在自作多情。

第43章

沈寒露自然不是容易犹豫扭捏的性格,尤其在感情是这件事上,既然刘和已经表现出来了感情上的倾向,那么她想要一个更加明确的答案,与其自己假设,纠结,不如直接同他询问。

本来,想去找他去谈谈,把话说个清楚,说个明白,然后确定彼此之间的关系。

但是现在工厂放假可不像以后,过年可以休息到正月初六。这个时候过年虽然有假期。但假期很短,而且还得值班。毕竟工作是最重要的。生产是最重要的!

所以沈寒露想找刘和当面谈谈,但刘和已经回了市里电机厂,在正月这段时间他们想要见的还真不容易。

既然见面不容易,那就写信呗,虽然文字不如见面说话沟通的明了清晰,但总比不写强。

沈寒露他爹是有一辆破自行车的,

写了信,骑着自行车去县里把信寄了,也不过是一个多小时的事情总比自己在家里一直一个劲儿的纠结的强。

说干就干,说写就写。沈寒露提笔就开始构思。

本来,她是想写一封抱怨刘和的信,

他这个人怎么能这样?话都不说清楚扰乱了别人的芳心,就跑的不见了人影,这不就是欺骗人感情吗?

写着,写着,又觉得这样的说法太过严重,太意气了,刘和肯定没有欺骗她感情的打算,虽然对刘和的想法不够了解,但对于他的人品,沈寒露还是很相信的。

既然如此,沈寒露只能把写了一半的信撕成一小条,一小条的,然后趁着家里人不注意把信纸扔到灶台里给毁尸灭迹了。

沈寒露开始提笔写第二封信,这封信的语气就有些犹豫了。再写着写着,沈寒露就又感觉不对,回头从头读下来,这哪是一封信啊?这根本就是通篇的抱怨啊。

沈寒露都被这纸上扑面而来的怨气给吓着了,这,这都快成怨妇了吧。

自己未免也太不争气了吧?只是因为刘和说话没说明白,怎么就和被人玩弄了感情似的。

这样不行,第二封信也被毁尸灭迹。

又一次的提笔,写第三封信,这封信沈寒露决定先发制人。

既然现在的问题是她搞不清楚,准确来说是不敢百分之百确定刘和对自己有爱慕之心。

那么就先把这件事放一边,反正自己心中的小鹿因为刘和这几句话已经睡醒了,开始活蹦乱跳的刷存在感。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写一封表白的情书,看看刘和会怎么给她回应。

如果他拒绝了,沈寒露一想到这个可能性,就觉得难过的要死,甚至都开始想哭了。

但,有种说不出来的直觉,沈寒露知道刘和不会拒绝她。或者说本来就是他先一步表明了心意。

只是沈寒露不喜欢这种不确定的暧昧感觉。而且她和刘和距离太远,就算回学校上学,他们学校同刘和上班的工厂很近,可在明确关系以前,她也不好意思总去找刘和啊。

像现在这样,太容易让人患得患失了。

沈寒露还是更希望,有一说一,喜欢便是喜欢,爱慕就是爱慕。

她并没有感觉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心意,又有什么好不好意思的呢?

于是,她再次在纸上提笔:“刘和哥,你好,我是沈寒露,我们上一次见面,距离现在已过去了两天。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四十八个小时,不知道两天你是怎样的感觉,但我却总是会觉得煎熬。

我想,或许你是出于种种考虑,才说出那些话。但那些话却给我造成了深深的困扰。因为它们仿佛有自己的生命力,每日在我入睡前都会主动从脑海里跳出来,又给我带来了这种那种或好或坏的假设。

也许听上去很好笑,可因为它们,我确确实实的,极为罕见的失眠了。要知道我向来是以自己的睡眠质量自豪的。

我并不知道你有怎样的顾虑,我希望你可以说给我听。

而我自己也同样有话要对你说,虽然我们生长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从小也并没有什么交集。

或者更准确的说,半年前的那次相遇,就好像那是我们之间的初见。

已经成长为现在的我,同样和也已经成长为现在的你相见了。

我们不再是四五岁的沈寒露和□□岁的刘和。

我们已经学习到了足够的知识,也有了很多的生活经验。

可以说我们已经是单独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