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女皇老妈果然霸气(2 / 2)

盛唐血刃 tx程志 2366 字 23天前

事实上这并不算是历史上最早的纸币,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

纸币比金属货币容易携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陈应现在制造通利钱庄的纸币,就是为了促进大唐的商业发展。

杨蓉认真的抚摸着这些纸币,指着上面一连串的阿拉伯数字问道:“这鬼画符的是什么意思?”

“这是大食数字,分别代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陈应道:“为了防止出现假钱,所以每一张上面都印着不同的数字组合,这种数字组合代表着与图案和币值的密码,只要是假币,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来。而且这些纸币,方便携带,哪怕一万贯,一千张莫约四斤重多一点,一个人可以轻松携带二十万贯钱出行。”

李秀宁是大唐的公主将军,考虑事情的角度往往从军事出发:“这如果作为军队的军饷,若是军中将领哗变,他们手中的钱就会……变成一堆没用的废纸?”

陈应苦笑不得的解释道:“理论是这是可行的,不可毁坏的将是钱庄的信用。”

陈应经过小半个时辰的解释,终于将这些纸币的好处与方便介绍给了众人听。陈应的意思是,他先利用钱庄的渠道,与流民达成初步贷款协议,再将这些纸币发放给贷款的百姓,而太原武氏、弘农杨氏、以及侯莫陈氏还有陈应本身所有的商号,按照面值,无条件接收这些纸币。

杨蓉突然问道:“你是说,把钱存入通利钱庄,每年可有三分利?”

陈应点点头道:“不错,你如果存入钱庄一万贯,一年下来,可以多得三百贯。如果是存入十万贯,仅利息收入将高达三千贯。如果是一百万贯……那就是三万贯!”

杨蓉拍了拍陈应的肩膀道:“姐姐可是把棺材本都交给你了,我回去就让人找马周,先存……”

陈应紧张的问道:“先存多少?”

“十万贯吧!”杨蓉不以为然的道:“先存十万贯,家里还可以筹措个七八万贯,最多两个月,可以存入二十万贯。”

陈应狂喜。暗道:“女皇的老妈,果然霸气。”

这也算是通利钱庄第一笔存钱业务。

杨恭仁也有些意动,当然他看重的并不是陈应的通利钱庄的信用,而是陈应个人的信用,杨恭仁道:“弘农杨氏在河南郡内的一百二十八个店铺,包括十六万石粮食,可全部接受纸币购买!”

当陈应钱庄里每年三分利的消息传来。闻讯而来的将领们也纷纷慷慨解囊,将承诺将存入通利钱庄。

短短十几天功夫,陈应的两三万麾下将领有数十数百贯不等,当然像罗士信、张怀威都将全部财产存入,至于其他人,少则一贯,多数十数贯。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陈应仅仅在河南郡就吸纳了超过二十万贯的存款。

……

直到现在,这些流民的心情都非常忐忑。直到二月十七日这天,他们终于得到准信,唐国安抚使要分给他们田地了。而且按照原本登计的信息,分别发给他们一张张纸片,据识字的人说,纸片上面写着一贯、两贯、五贯以及十贯不等面额。

众流民不懂这些纸币是什么东西,不过他们已经在领这个纸币的时候,已经签字按了手印,以未来三年的收成作为质押,可以向杨氏、太原武氏、侯莫陈氏这三家商号的店铺里买他们所需要

在众流民想来,这个所谓的“纸币”,大概就是一种票据,一种凭证。

怀着忐忑的心情,一名脸上布满沧桑的老农带着十几个后生,他们是属于一农庄,共四十六户联营。根据经验判断,他们需要十二头耕牛和二十套耕具,家上种子和生活到秋后丰收时的粮食,他们共借了六十五贯钱。

“德发叔,你说咱们能换来牛吗?”一名脸色稚嫩的后生怯怯的问道。

被称为德发叔的老农一脸苦笑道:“我也不知道,问问看吧!”

众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先来到一家挂着“杨”字幌子的粮店里,怯怯的问着伙计:”我们要买粮!“

”买粮,陈粮,还是新粮,谷子还是糜子?麦?还是米?“

”二百石谷,一百石麦!“

伙计心算一会道:“二百石谷十六贯三百钱,一百石麦四贯六百钱!”

德发叔小心翼翼的将怀里的纸片,数了几张递给伙计。

伙计熟练的接过纸币,又从柜台上拿出一百钱递给德发叔,这是您的零钱,来跟我取粮吧!”

众人一眼,简直目瞪口呆的道:“真能换来粮食?”

伙计撇撇嘴道:“这不是纸,是钱是钱,你要是不要的话,有多少都给我……”

ps:两更八千五百字,弱弱的求一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