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在乎帝心(1 / 2)

独断大明 官笙 2367 字 14天前

在另一边,大元帅府同样灯火通明,昼夜不息。

秦良玉已经从孙承宗手里接过帅府的日常管理权,领导者九处二局,对帅府的架构,人事,进行重新的调整,梳理。

这一次,曹文诏,熊廷弼等人也在,众人合力,对帅府进行革新。

大明的军制,朱栩历来是托付给孙承宗一个人,其他人极难插手,为的就是确保军队牢牢控制在他一个人手里!

时过境迁,朱栩需要一个体制健全,奋发向上的多军种军队,这就需要各种人才参与到管理层。

经过多天的会议与改革,孙承宗是长松一口气,将秦良玉,卢象升,曹文诏,熊廷弼,杨嗣昌几人邀入他的府邸吃饭。

孙承宗多喝了几杯,朗笑着道“不怕你们嘲笑,这几年我日干部支,力有不及,本想与毕景会一起致仕,但皇上不允,这一次由你们在,我发现确实是老了……”

曹文诏年近五十,依旧壮硕,哈哈一笑,道:“元帅,你这话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没少在皇上面前给我使绊子吧?”

现在朝局已定,朱栩确实没有让曹文诏接替孙承宗,由此孙承宗不介意曹文诏的调笑,笑道:“不止是你,秦副元帅我也说了不少坏话。”

秦良玉满头白发,坐在众人之间,丝毫不显突兀,声音坚韧又清朗,道:“我就不计较了,反正多元帅一个不多,少元帅一个也不少。”

听着秦良玉的话,众人都是摇头失笑。

当初传言秦良玉要接替孙承宗,不知道闹出多大风波,朝野的弹劾奏本,讲理进谗的人如过江之卿,数之不尽。

卢象升看着几人谈笑无忌,道:“今年或许会更多,一个总兵,背后不知道站着多少人,牵扯多少达官贵族,士绅豪门。”

熊廷弼道:“我琢磨着,除了辽东,老卢你的麻烦最大,其次就是我了,副元帅,明天我要登门叨扰,您可不要嫌烦?”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出任四川大都督,接管周边六省的军务。

秦良玉轻轻点头,道:“四川的情况最为复杂,若是熊大都督有需要,我可以派马祥麟协助,他对情况比较熟悉。”

熊廷弼大喜,道:“那最好不过,多谢副元帅。”

孙承宗听着几人的话,道:“我们不同于政务,相对简单一些。只要凌厉,果决的处置,军队之外,自有孙白谷去管。”

秦良玉道:“此次清理,除了禁军,两大营,巡防营由兵部着手,其他的,皇家军团,骑兵,步兵,包括海军,都在内。总兵四十六人,副总兵一百九十六人,用半年时间,甄别他们,并进行重新调配、整肃,确保高层的纯洁,干净,忠于皇上!”

孙承宗放下酒杯,道“稳一段时间,明年就可以开始进行都尉一层的甄别,这一层人数相当多,又最为中坚,关键,要逐步推进,不要引出乱子,一到两年是必须的,而后,就可以对下层校尉进行清查,两年时间应该可以收尾,前前后后,五年,差不多就能完成军队的彻底改造,打造一支新式,精锐,强大的海陆军!”

这次的清理计划,不止是为了配合‘新政’,去除旧患的同时,也是要与大明旧式军队进行彻底的切割,打造新式军队!

自然,清扫计划是孙承宗等人的,切割与新建是朱栩一直以来的计划。

秦良玉以及几位大都督点头,这些天他们就是为这些事情在做计划,布置,等年沐一过,他们正式宣誓,述职后,就会向皇帝辞呈,各自履职,开始执行计划。

军队这些人比孙传庭等人还有紧迫性,早已经迫不及待。

元宵节一过,大明仿佛才迈入景正六年,一股紧绷,不安的气息在朝野流转。

新任的朝廷高官,包括孙传庭在内的新内阁,秦良玉在内的副元帅,大都督,正式在议会,对着大明列祖列宗排位宣誓就职!

这也标志着,内阁正式的进入孙传庭时代。

就在孙传庭宣誓的第二天,朝报发表了一片白话文文章,是给天下人看的,这篇文章充满了火药味,强烈的进攻性。

标题是黑色大字:‘新政’是一场不容失败的战争!

文章列明了大明面临的的十大问题,内阁誓言要突破桎梏,完成目标,并且摆出了一系列的准备方案。

这是明晃晃的宣战,粗暴直接!

不同于以往的毕自严时代,那个时候,朝廷一有风吹草动,天下沸然,反应激烈。面对孙传庭,回应的是一片安静。

随后内阁,六部一系列官员的调整上任,不断充实着新内阁的权力与权威。

在景正六年,二月初一,廉政反贪局局长,督政院院正,大理寺寺卿,吏部尚书四人,在内阁签署《反贪战书》,四部门将协力打击贪腐,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清廉的官场!

二月初二,这一天,大理寺开庭。

新改革的大理寺,审判庭有一个主审,四个陪审。

他们审的第一案,就是鲁王的‘贪赃不法,行为狂悖’。

不说鲁王那些旧账,就是在宗人府,接过平王一大摊子,这些年做过的手脚,稍微一查就能连根拔起,牵累甚多。

还有一个,就是晋王,这位幕后之人分的也不少,现在羁押在天牢,等着乾清宫下旨剥夺爵位,刑部好送审。

主审的名叫陆正行,是皇家政院三期的生员,是汪乔年从政院调来的众多学生之一。

陆正行翻阅着厚厚的卷宗,抬头看向站在大堂内,一身枷锁的鲁王。

他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负责堂记的师爷,他拿着一张张状纸,大声宣读。

林林总总,共十六条,大多是涉及贪腐,渎职。